蓮花財經 2017-04-18 23:25:36
時下最火的電視劇是什么?《人民的名義》!這部正劇火爆的程度遠遠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一時間大江南北,到處都是追劇的粉絲。這部劇為啥有這么大的吸引力?
為此,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到了周梅森、孫馨岳夫婦。
根據(jù)記者采訪了解,《人民的名義》是編劇周梅森、孫馨岳夫婦共同合力的作品,周梅森不僅著作等身,還掛職出任過政府官員,下海經商,從事過房地產、運輸、證券投資等領域。正是他豐富的人生經歷,鑄就了《人民的名義》的出手不凡……
周梅森夫婦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寫這部劇的目的就是,“讓人民認識到我們的經濟發(fā)展中有種種問題,也要看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偉大的成就”。
“周梅森是中國證券市場最早的參與者,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周梅森的夫人孫馨岳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說,“周梅森對經濟非常感興趣,會經常關注宏觀經濟、經濟趨勢,并且對上市公司研究有自己的心得,他會很認真地研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偏好長期價值投資。”
深入采訪 8年寫作
才有了2017第一神劇
進入2017年4月,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周梅森的電話就響個不停。隨著《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wèi)視熱播,編劇周梅森和孫馨岳夫婦也成為全國媒體追逐的焦點。
多年前,周梅森以創(chuàng)作《人間正道》、《絕對權力》、《國家公訴》等小說聞名文壇。2017年1月,他的最新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題材依舊是他擅長的中國當代政治人物百態(tài),筆觸更加犀利,人物愈加飽滿。作品一出,立刻引起大眾的高度關注。最近,隨著電視劇的熱播,在國內多地書店出現(xiàn)了《人民的名義》一書賣斷貨的情況。
《人民的名義》突然就火了,成為很多年輕人追捧的“神劇”,飾演“達康書記”的吳剛更是成為新晉“網(wǎng)紅”,被做成表情包在新媒體上廣為流傳。
這部被成為“大尺度”的反腐劇,得到了年輕人的熱捧,周梅森稱,電視臺有數(shù)據(jù)表明追《人民的名義》的觀眾的里面,年輕人占了60%。“這讓他感到很興奮”。
據(jù)了解,最初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周梅森約稿時,他當初并沒有答應下來。他認為自己已過了60歲,“不缺名,也不缺錢,真心希望好好地寫一點文學作品。”后來,經過審慎的思考,他把8年前寫到十幾章作品拿了出來,做以重新的構架,深入采訪、重新布局。
為了創(chuàng)作《人民的名義》,周梅森曾在各級檢察機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深入檢察機關一線體驗生活,親自到監(jiān)獄、反貪偵查指揮中心等地采訪調查,獲得了第一手的寫作素材。
“周梅森做編劇呢,他比較擅長各個條線的安排,對戲劇人物的刻畫、對戲劇矛盾有著深刻的了解,這些是他的長處”。周梅森夫人孫馨岳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說,作為聯(lián)合編劇之一,她主要負責描寫女性情感戲,“只有女人更了解女人,我更擅長寫愛情戲”,也正是孫馨岳對于劇中幾位女性包括銀行女行長、周旋于官員的女老板的描寫,才使這部電視劇更加具有看點。
孫馨岳透露,之所以擅長寫官場小說、經濟領域,這和周梅森曾經掛職擔任過政府官員經歷有關。1992年,周梅森作為作家到江蘇省徐州市政府掛職當副秘書長,這是周梅森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段經歷。孫馨岳說,“通過掛職鍛煉,他熟悉了政府體系運轉的過程,對官場的了解和認識都更加深刻。”
4月15日,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研討會在京召開。周梅森在研討會上稱:“這部作品從開始就有吸引力,它既不是一部簡單的反腐劇也不是一部簡單的行業(yè)劇。”
周梅森表示,“30多年來,我的創(chuàng)作和書寫不斷追隨著中國社會的變化。隨著我人生經歷、閱歷的不斷積累和豐富,我對社會的看法也在不斷變化。我的這些作品由于離生活非常近,描寫起來有相當大的難度,有時候甚至吃力不討好,但我覺得這個工作還是需要做。”
正是因為他的執(zhí)著與倔強,才有了沉寂文壇多年之后的《人民的名義》,整個故事一波三折、高潮迭起。目前,這部作品被稱為反腐領域中“最大尺度”的,是國內首部反映副國級“大老虎”貪腐問題的長篇小說,大大突破了這類題材以往“寫到副省級為止”的紅線。
4月16日,喜訊再次傳來,第11屆作家榜公布,除主榜外4大榜單,其中《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吸金1400萬,穩(wěn)坐編劇作家榜首位。編劇作家榜方面,入圍前三十名的編劇中,只有劉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蓮》是電影作品,周梅森成為最大黑馬,首次登榜即問鼎榜首。
深諳經濟暗流:
高樓背后有陰影,霓虹燈下有血淚
今年61歲的周梅森一直關注國內國際經濟形勢,對經濟保持著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判斷。
電視劇中,大風廠為了得到銀行的續(xù)貸(一般要先歸還銀行先前的貸款后,再重新申請貸款),向山水集團借了5000萬元作為過橋資金,同時以廠長蔡成功及員工持有大風廠的股權作質押。當大風廠向銀行歸還了5000萬元的貸款后,銀行并沒有同意續(xù)貸。
最后,這筆貸款經由高利貸變成了8000萬元。大風廠無法按期歸還山水集團的貸款后,法院將蔡成功及員工持有大風廠的全部股權判決給山水集團。接著大風廠破產,由政府墊付一千多名員工的安置費,山水集團得到大風廠的地塊,準備拆遷廠房用于房地產開發(fā)。
由于大風廠的股權結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工人持有,因此工人對山水集團接管工廠表示相當不滿,因此引發(fā)了一場反暴力拆遷的護廠行動,并發(fā)生了暴力沖突,最終有2人被燒成重傷,多名工人受傷。
而在現(xiàn)實中,借高利貸做過橋資金往往成為壓垮小微企業(yè)的最后一根稻草。過橋貸款是民營企業(yè)周轉過程中常見的貸款方式,即金融機構A拿到貸款項目之后,本身由于暫時缺乏資金沒有能力運作,于是找金融機構B商量,讓它幫忙發(fā)放資金,等A金融機構資金到位后,B則退出。這筆貸款對于B來說,就是所謂的過橋貸款。近年來,由于銀行斷貸、高利貸逼債而出現(xiàn)的惡性事件比比皆是。甚至連一些上市公司也深受其害。
周梅森是在深陷一場經濟官司后,開始創(chuàng)作《人民的名義》。他表示自己數(shù)年前成為該銀行隱名股東,不料被代持公司違規(guī)抵押,該公司資金鏈斷裂后,代持的這部分股權也被銀行查封。手持股權證的周梅森由此陷入一場股權糾紛官司當中,涉及金額高達4000萬元。
在2014年,周梅森被卷入徐州一家地方銀行的股權糾紛官司中,他先是替一家公司向銀行還了1200萬元,到了2014年,A公司經營明顯遇到了困境,向周梅森融資2700萬元,A公司決定再給周195萬銀行股權,而原1200萬股權因銀行分紅贈股已變成1560萬股,合計1755萬股。但上述股權轉讓一直沒有辦理登記過戶。而A公司同時又為了向銀行貸款,將以上股權再次反擔保給其它關聯(lián)公司,2014年4月,這筆股權被多家法院查封。官司已經打了兩場,但至今,這筆4000萬的投資想要收回仍是很難。
2015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約周梅森寫一部反腐劇。而正在忙于股權官司的他第一時間就拒絕了。但維權官司周期比較長,后來經過謹慎的思考,他又接受了這個任務。周梅森表示,正是這場官司讓周梅森深刻了解了地方經濟的一些亂象,對人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周梅森夫人孫馨岳表示,“周梅森對經濟非常感興趣,會經常關注宏觀經濟、經濟趨勢,并且對上市公司研究有自己的心得”。
孫馨岳還透露,周梅森自1992年下海之后,從事過房地產開發(fā)、實業(yè)經營、證券投資,親身經歷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各種重大經濟變革,積累了豐富的體驗。她認為,這是周梅森能夠寫好文學作品中的經濟戲博弈的原因。她說,“周梅森是中國證券市場最早的參與者,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
另外,孫馨岳表示,寫這部劇的目的,就是“讓人民認識到我們的經濟發(fā)展中有種種問題,也要看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偉大的成就。”
她說,她和周梅森去過全世界幾十個國家,對國內外的經濟形勢和城市發(fā)展都做過對比和了解,因此對中國改革和中國經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周梅森常講一句話,“高樓背后有陰影,霓虹燈下有血淚”,也就是說,不能因為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而對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也不能因為有糾紛和問題,而否定的我國近幾十年來經濟發(fā)展的成績。
“我們的家人、親戚都在國內,因此我們也衷心希望這個社會解決這樣那樣的矛盾、問題,讓整個國家、社會變得更好。”孫馨岳表示,周梅森寫作累了,兩個人經常一起在秦淮河河邊散步,放松心情,“畢竟我們的觀眾,財經和金融知識都不夠多,他更多的還是考慮如何把經濟活動中的細節(jié)展示,來提醒和告誡大家。”
既是作家也是資深投資者
周梅森研究股票有自己一套心得
1992年,周梅森將自己11本書的稿費13萬元全部投入股市,在早期的資本市場他曾經賺了不少錢。由于寫作帶來的豐厚收益,周梅森曾是江蘇最早10個坐進“大戶室”的股民。過了幾年“3元9角買進,4元5角賣出”好日子。
2005年,周梅森發(fā)表了三封信火遍中國。作為巴菲特式價值投資的信徒,當時“在一次次被套補倉中持有了該公司70余萬股流通股”,因此,周梅森被動成為了金豐投資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2005年4月,中國啟動股權分置改革。同年10月,金豐投資開始啟動股改。作為第一大流通股股東的周梅森,對其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投反對票,為此他連寫三封公開信:《作家周梅森致全國流通股股東的一封公開信》、《周梅森致非流通大股東并國資部門的公開信》和《周梅森致管理層的公開信》,他在公開信中寫到:“毫無疑問,我們正作為犧牲者在親歷歷史。這也許是中國證券史上最殘酷的一頁歷史。中國股市先天不足造成的歷史原罪無法追贖,新的剝奪再次發(fā)生……作為一個把稿費積蓄全部投入股市的流通股東,今天我必須發(fā)出我的吼聲:我憤怒!”
后來,金豐投資成為中國第一家因為中小股東不同意而股權改革被否的上市公司。周梅森一戰(zhàn)成名,被廣大股民譽為“維權義士”。也正是因此,周梅森被提名為2005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社會公益人物。
回憶金豐投資事件,周梅森曾對媒體表示“當時深度套牢,財富縮水40%……但當時要不被套牢,就參與不了后邊這個大牛市,我在這輪牛市一下增加了10年的財富。”
到如今,浸淫股市二十幾年,周梅森由的投資也從最初的沖動,變?yōu)楹髞淼睦潇o。他不聽內幕消息,不迷信K線圖,不買虧損股和ST。目前,周梅森擔任證券刊物《價值線》的編委,該刊物已連續(xù)三年發(fā)布“中國上市公司的價值排行榜”,周梅森是三屆評委,代表的是個人投資者和中小股東。
孫馨岳表示,周梅森研究股票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他會很認真地研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偏好長期價值投資,他一只股票持有好幾年,一邊承擔投資的風險,一邊享受投資帶來的收益,分享企業(yè)發(fā)展的成功。”
另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周梅森表示,近三年來他重倉持有格力電器,就是看好企業(yè)的長遠價值。
“他和李達康一樣,都是一個心眼做事,不太關心別的事。”孫馨岳評價周梅森稱,兩個人在家庭中的定位,就是“他只管寫作和投資掙錢,別的事就不太操心!”
而讓周梅森自豪的是,“自己掙錢的速度比老婆花錢的速度快,”他稱,“自己的投資收益率不亞于任何基金,曾經三年時間投資利潤率達100%,跑過了通貨膨脹率。”
《人民的名義》的之后,周梅森還將會寫什么?據(jù)有消息透露,接下來他將會關注金融領域的腐敗問題。最近國內金融領域大案頻發(fā),目前的一些案情實屬觸目驚心。我們有理由期待,他將會帶來更加精彩的故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