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21:16:17
11月2日,安世中國稱,荷蘭安世半導體決定自2025年10月26日起停止向東莞封測工廠供應晶圓,其已建立充足庫存并啟動預案。中電港稱短期貨源正常,長期不確定;威雅利稱安世無貨,到貨時間不明;商絡電子稱仍代理安世產品,但不依賴單一品牌。安世半導體供應鏈的公開割裂影響引發(fā)關注,業(yè)界密切觀察后續(xù)動態(tài)。
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編輯|魏文藝
一紙來自荷蘭的“斷供”通知,讓全球功率半導體龍頭安世半導體(Nexperia)與其位于東莞的封測工廠走向“決裂”。
11月2日凌晨,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世中國)微信公眾號發(fā)文稱,荷蘭安世半導體單方面決定自2025年10月26日起停止向位于東莞的封裝測試工廠(ATGD)供應晶圓。

圖片來源: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
安世半導體在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根據(jù)芯謀研究數(shù)據(jù),2024年安世半導體位居全球功率分立器件營收第三位,并穩(wěn)居國內功率半導體公司第一名,榮獲“中國半導體行業(yè)功率器件十強企業(yè)”稱號。
在多個細分領域,安世均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小信號二極管和晶體管出貨量全球第一,邏輯IC全球第二,ESD保護器件全球第一,小信號MOSFET全球第一,車規(guī)級Power MOS全球第二。
作為半導體行業(yè)的重要參與者,安世半導體產品線覆蓋廣泛,其供應鏈的公開割裂將對市場產生何種影響,引發(fā)業(yè)界高度關注。
安世中國在11月2日的聲明中表示:“目前,安世中國已建立充足的成品與在制品庫存,能夠穩(wěn)定、持續(xù)地滿足廣大客戶直至年底乃至更長時間的訂單需求,供應鏈安全可靠。為確保供應的長期性與韌性,公司已積極啟動多套預案,正在加緊驗證新的晶圓產能。我們對在短期內完成驗證、并自明年起無縫銜接滿足所有客戶需求充滿信心?!?/span>
盡管安世中國對外傳遞了穩(wěn)定信號,但供應鏈上下游的真實感受仍是判斷風險的關鍵。
公開信息顯示,商絡電子、威雅利與中電港等多家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均為安世半導體產品代理商。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上述公司,進一步了解其回應與布局。
中電港(001287.SZ,股價26.90元,市值204.41億元)于2023年4月上市,主營業(yè)務涵蓋電子元器件分銷、設計鏈服務與供應鏈配套等。
今年10月底,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中電港曾經回復稱,公司是安世半導體的分銷商之一。
對此,11月3日,每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電港證券部門。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安世半導體相關業(yè)務在公司整體收入中占比極小,年合作規(guī)模約1億元,而公司全年營收達到四五百億元。
至于目前安世方面貨源是否受限,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通過境外采購渠道(經中國香港)進貨正常,安世半導體的貨源供應暫未受到影響。價格方面,公司已與主要客戶簽訂長期協(xié)議,預計不會出現(xiàn)隨意調價,僅部分小客戶可能因缺貨面臨漲價。
盡管短期貨源無憂,但中電港也坦誠長期存在不確定性。上述工作人員指出,這部分業(yè)務的未來走向,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中荷兩國間的相關談判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問及安世產品是否容易被替代時,上述工作人員表示業(yè)務細節(jié)問題自己不太清楚,但是可能替代沒有那么容易。特別是在車規(guī)級功率器件等領域,目前國內替代率較低,短期內難以找到合適的替代方案。
根據(jù)安世半導體官網消息,威雅利(00854.HK,股價5.78元,市值5.95億港元)是公司的經銷商之一。根據(jù)威雅利官網介紹,公司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于2013 年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11月3日,每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威雅利南區(qū)運營中心——深圳,接線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情況需咨詢業(yè)務部門,自身并不清楚。該人員建議投資者關注威雅利電子服務號,通過公眾號對話框留言咨詢,相關助理將提供人工回復。
隨后,每經記者在威雅利電子服務號上就相關問題留言提問,對方回復稱,安世無貨。當每經記者進一步追問“什么時候有貨”時,對方回復“不確定”。
商絡電子(300975.SZ,股價14.64元,市值100.58億元)在2025年半年報中明確將安世半導體列為核心合作原廠之一。
11月3日,每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商絡電子,工作人員回應稱,公司還在代理安世半導體的產品,目前合作未受明顯影響。
針對安世半導體荷蘭方面暫停給東莞工廠方面供應晶圓的消息,該工作人員強調公司業(yè)務并非僅依賴安世半導體,已儲備其他替代產品以降低潛在風險。
商絡電子與安世半導體早在2022年6月就開始合作,公司就曾經公告稱,取得安世半導體全線產品中國境內及中國香港地區(qū)的經銷授權,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線,完善公司在半導體芯片領域的布局。
近年來,安世產品線已成為商絡電子業(yè)績增長的重要動力。商絡電子2025年半年報顯示,安世、艾為產品線作為簽署三年左右的次新產品線,已逐步成長為公司成熟產品線,銷售額同比成長超過50%,獲原廠認可并授予中國區(qū)代理商最高獎項,成為業(yè)務增長新亮點。
盡管合作緊密,但對于市場上同類替代品牌等具體問題,商絡電子相關人員以“信息不便透露”為由未予詳細說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7819339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