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12:30:10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肖芮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英大證券迎來重大人事變動,馬曉燕正式出任公司董事長,此前擔任該職務的段光明卸任。這一調整距段光明2022年8月上任已有三年,而新任董事長馬曉燕同樣出自國網體系,8月27日剛被提名為國網英大非獨立董事候選人,9月15日便通過股東會審議,履新節(jié)奏緊湊。
作為國家電網旗下全牌照券商,英大證券近年高管更替頻繁,2021年至今已有總經理、首席風險官等多個關鍵崗位完成人事調整。
業(yè)績方面,該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xiàn)凈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36.81%,在營收微降的背景下逆勢增收。此次董事長更迭、業(yè)績增長與高管變動疊加,這家扎根能源電力領域的央企券商未來發(fā)展路徑備受市場關注。
據了解,近日,段光明不再擔任英大證券董事長職務,馬曉燕接任董事長一職。公開資料顯示,段光明出任董事長任期始于2022年8月,在任期間還同時擔任國網英大董事等職。不過,2025年8月27日,段光明已率先辭去國網英大董事職務,為此次卸任英大證券董事長埋下伏筆。
出生于1966年的段光明擁有深厚的國網體系任職經歷,曾先后擔任國家電網公司辦公廳副主任、國家電網公司駐香港辦事處主任等,以及國家電網海外投資有限公司(香港)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國網國際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二級單位正職級)等職,在境外業(yè)務與企業(yè)管理領域經驗豐富。
接任者馬曉燕同樣是國網系老將,且與段光明的職務調整形成“銜接”——8月27日,就在段光明辭去國網英大董事的當天,國網英大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推薦馬曉燕為公司非獨立董事候選人,9月15日該補選議案獲股東會通過,短短數(shù)天后便正式出任英大證券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是,馬曉燕此前已在國網英大擔任核心管理職務,2024年7月因工作調動辭去國網英大董事及總經理職務,此次重返核心崗位引發(fā)行業(yè)關注。履歷顯示,馬曉燕出生于1969年,歷任國家電網公司金融資產管理部(國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財務資產處處長,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黨委委員,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黨委委員兼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總支書記,國網英大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英大長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職工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等職,目前已同時擔任國網英大董事和英大證券董事長、黨委書記。
作為國網英大的全資子公司,英大證券的人事調整始終與母公司保持緊密關聯(lián),此次段光明卸任與馬曉燕接任均延續(xù)了“國網系內部選拔”的傳統(tǒng)。
英大證券的董事長更迭并非孤立事件,梳理近年來動態(tài)可見,公司高管團隊始終處于頻繁調整之中。2021年11月,在職業(yè)經理人制度改革推動下,英大證券面向社會及國家電網系統(tǒng)公開選聘總經理、副總經理,2022年3月,陳愷、付振全、石磊分別就任總經理、副總經理,不過目前已查詢不到付振全的任職信息。
此后,高管調整節(jié)奏并未放緩。2022年8月段光明出任董事長,同年12月黃樹明擔任首席風險官;2023年10月張植正就任首席信息官;2024年2月崔大淼擔任合規(guī)總監(jiān),7月邵明山、呂忠東分別出任董事會秘書和總經理助理,8月卜兆剛擔任副總經理。不到四年時間,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首席風險官等多個關鍵崗位完成人事更替,管理層更新頻率顯著。
與高管頻繁調整形成對比的是,英大證券近年業(yè)績呈現(xiàn)“營收波動、凈利增長”的態(tài)勢。2024年,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總收入8.60億元,同比下降25.64%,主要受債權投資利息收入下降、期貨基差貿易業(yè)務暫停影響;但凈利潤達1.7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4.43%,核心驅動力來自自營業(yè)務投資收益提升。同時,在證監(jiān)會2024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中,英大證券從B類BB級躍升至BBB級,行業(yè)評級實現(xiàn)提升。
2025年上半年,這一業(yè)績特點持續(xù)顯現(xiàn):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總收入3.89億元,同比下降3.72%;凈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36.81%。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