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8-12 18:44:38
通訊機構在五年間約10萬多條新聞稿被黑客截獲,并被傳送至全球范圍內的內幕交易人士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記者 孫宇婷
美國時間周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其官網上通報了一起聳人聽聞的證券欺詐案:兩名來自烏克蘭的黑客,運用先進網絡技術竊取企業(yè)內幕信息長達五年之久,并圍繞這些值錢的信息,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在線商業(yè)模式。
“這是華爾街前所未有的新型犯罪。”SEC主席瑪麗·喬·懷特公開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直在上市公司和股東之間扮演著信任者角色的通訊機構,在五年間約10萬多條新聞稿被上述黑客截獲,并被傳送至全球范圍內的內幕交易人士,后者通過這種非法渠道獲利超過1億美元。
始于2010年的一封釣魚郵件
這是一起發(fā)生在數字時代史無前例的網絡犯罪,但其中也不乏內幕交易這種老橋段。
兩名烏克蘭黑客Ivan Turchynov和Oleksandr Ieremenko是這起欺詐案的始作俑者。
根據SEC指控,約有32名被告參與到非法竊取企業(yè)非公開信息并從中謀利?!睹咳战洕侣劇酚浾邚腟EC官網公開信息中發(fā)現,SEC的指控針對兩名自稱運用黑客手段侵入新聞專線服務端,獲取尚未公開信息的烏克蘭男子,以及其他30名在美國境內外的被告方,后者涉嫌通過黑客提供信息進行證券買賣,并從這一非法途徑中盈利超過1億美元。
整個陰謀始于一封來自烏克蘭的電子郵件,發(fā)送者是一個年輕的烏克蘭籍黑客,時間定格在2010年10月。這名黑客后來被發(fā)現正是本案主犯之一Ivan Turchynov。
據披露,黑客利用了各種常見手法滲透到被用于發(fā)布企業(yè)財報、并購行動等事項的通訊社服務器。他們通過網絡釣魚、安裝惡意軟件、偷取密碼等一切可用方式獲得進入通訊社服務器權限。
據此案檢察官透露,2010年的這封郵件本質上是一個邀請,那些可能成為內幕交易者由此上鉤。
SEC指控,在逾5年時間里,黑客Ivan Turchynov和Oleksandr Ieremenko發(fā)起了這項陰謀,他們利用先進技術入侵新聞專線服務,通過使用代理服務器掩飾自己的身份,并冒充新聞專線雇員和客戶,在數百家企業(yè)通過通訊社發(fā)布盈利公告前,竊取了尚未公開的重要信息。
SEC還指控Turchynov和Ieremenko創(chuàng)建了一個秘密的網絡,將偷竊而來的數據傳送給在俄羅斯、烏克蘭、馬耳他、塞浦路斯、法國以及美國的喬治亞州、紐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這些交易者涉嫌利用消息發(fā)布前很短的時間窗,非法交易股票、期權以及其他有價證券,據稱,作為回報,內幕交易者還會分給黑客部分非法獲利。
通過這個神奇的系統(tǒng),這些人開始賺錢,一個典型的交易者每月可以賺取高達5萬美元收益。
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兩名黑客還制作了視頻教程,指導交易者如何使用其非法產品進行股票買賣。
而嘗到甜頭的內幕交易者們也開始變本加厲,甚至向黑客列出了一張希望竊取內幕信息對象的“愿望清單”,然后迅速通過黑客了解到的信息買賣股票并賺取利潤。
當業(yè)務越做越大后,兩名黑客開始通過聊天工具和電子郵件“釣魚”,企圖吸納更多的內幕交易者和黑客加入其中。
甲骨文、波音等上市公司被卷入
“就黑客攻擊的范圍、交易者參與數量,證券交易數量以及產生的利潤來看,這在國際上是史無前例的。”證監(jiān)會主席瑪麗·喬·懷特表示,“這些黑客和交易者被指控通過偷竊非公開信息,并依據信息進行證券交易,賺取超過1億美元非法收益?,F在,我們已經揭穿了他們的騙局并凍結他們的資產,這種欺騙手段到今天為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SEC起訴書指控,為換取信息,內幕交易者有時會向黑客支付部分非法獲利,甚至給予黑客訪問自身經紀賬戶的權限來監(jiān)控交易,并確保他們得到適當比例的利潤。起訴書同時指控,交易者嘗試用不同名字創(chuàng)建多個證券賬戶來掩蓋其非法交易行為,按預先商量好的金額不斷向黑客提供資金,以維持構建相關設備,并交易差價合約(CFDs)等證券產品。
“這一次的電腦黑客陰謀,是我們接觸過的案例中最復雜和最具欺騙性的,并且橫跨了全球,將不少個人及實體卷入其中。”SEC執(zhí)法部門主管安德魯·賽熱斯內透露,“我們運用創(chuàng)新型分析工具發(fā)現了這些交易模式的疑點并揭露了這些不當行為。”
除兩名黑客外,美國及烏克蘭境內約9名涉嫌內幕交易者同時被指控。
有時候這種犯罪是在時間非常緊迫的情況下發(fā)生的。2013年5月1日,曾發(fā)生了一個尤為引人注目的案例。當時,就在通訊機構收到上市公司向下修正盈利和收入預期的消息,與最終發(fā)布這則報道之間的36分鐘內,黑客和交易者涉嫌在這段間隙內進行非法交易活動。
根據SEC的指控,就在上市公司向通訊機構傳送出這條仍然處于保密狀態(tài)的信息約10分鐘后,交易者開始賣空股票并賣出差價合約,當公司盈利下滑消息公布后股價如期下跌,交易者由此賺取了51.1萬美元的收益。
記者注意到,根據聯邦起訴書和SEC指控內容,黑客的攻擊對象包括美通社協(xié)會有限公司(PR Newswire Association LLC)、Marketwired和美國商業(yè)資訊(Business Wire lnc.),而美國商業(yè)資訊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子公司。
據彭博報道,在這起欺詐案中,成為操縱靶子的公司包括了惠普、甲骨文、以及潘娜拉面包店、波音、卡特彼勒這類美國家喻戶曉的公司。盡管入侵者沒有直接損害上市公司利益,但這也提醒了上市公司在將敏感公司信息交予第三方時潛在風險正在累積。
SEC控訴涉案的32個被告,涉嫌違反聯邦反欺詐法以及相關的SEC反欺詐規(guī)則,除了責令支付罰金,返還涉嫌通過非法渠道的獲利,并接受永久禁入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