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成人精品,久久成人激情视频,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视频,精品国产污,在线人成免费视频,av福利网址,狠狠干视频网站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探秘皖江物流百億“債務黑洞”:禍起“斯迪爾”兩端融資?

第一財經日報 2014-09-26 02:27:53

該公司9月24日的公告顯示,皖江物流全資子公司淮礦物流的債務總額高達167.49億元,同時有161.57億元的債權,其中有109.70億元已到期但難以收回。

每經編輯|祝裕

皖江物流(600575.SH)掉進了一個“百億債務黑洞”。該公司9月24日的公告顯示,皖江物流全資子公司淮礦物流的債務總額高達167.49億元,同時有161.57億元的債權,其中有109.70億元已到期但難以收回。

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fā)生的,皖江物流如何從一個美好的“生產資料領域阿里巴巴”的故事跌落到無盡的債務深淵;其間,上市公司是否又有所懈怠、失察;信息披露上是否又完全合規(guī),等等,這家上市公司仿佛就在一夜之間便成為整個A股市場的焦點。

禍起斯迪爾

9月5日,皖江物流停牌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其總市值定格在了119億元。

“心急如焚啊,既想知道公司什么時候復牌,又怕死這件事。”一位個人投資者滿面愁云地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傾訴。

百億元的債務黑洞被曝光,對于總市值僅有119億元的上市公司究竟意味著什么,很多投資者無法去判斷。有業(yè)內人士分析稱,按照A股市場黑天鵝事件的一般性規(guī)律,皖江物流一旦復牌,或將面臨多個無量跌停。

導致這一切發(fā)生的“主角”,也已經浮出水面——皖江物流的全資子公司“淮礦物流”及其控股的“斯迪爾”。

斯迪爾一度是皖江物流“電子商務概念”的著眼點。

去年7月,皖江物流工作人員在“上證e互動”如此回復投資者:斯迪爾總體發(fā)展戰(zhàn)略:現(xiàn)階段圍繞鋼鐵現(xiàn)貨交易,搭建“鋼廠+倉儲基地+交易平臺+客戶+銀行參與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五位一體的交易體系。在鋼鐵行業(yè)做大做強的基礎上,將該模式向其他大宗商品領域拓展。

2010年底,公司控股股東淮南礦業(yè)集團重組蕪湖港時,還將淮礦物流作為優(yōu)質資產注入到公司旗下,淮礦物流成為了蕪湖港的全資子公司。2012年11月16日,淮礦物流重組斯迪爾電子交易平臺,收購了后者50%的股權,并成為斯迪爾的控股股東,淮礦物流從此向大宗生產資料的現(xiàn)貨電子交易領域轉型。

三個月之后,上述美好故事中的斯迪爾,已向中小投資者和銀行等金融機構張開了“血盆大口”。

斯迪爾官網資料顯示,與淮礦物流斯迪爾鋼貿電子商務平臺合作的銀行有14家,它們分別是:興業(yè)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yè)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北京銀行、招商銀行、廣發(fā)銀行和光大銀行。皖江物流公告稱,在業(yè)務開展過程中,部分銀行以金融創(chuàng)新名義,向企業(yè)推介所謂“商貿銀”業(yè)務,但由于其操作流程不規(guī)范,導致風險積聚、加大、放大,淮礦物流所負擔的金融類債務中,絕大多數是由“商貿銀”業(yè)務形成。

截至記者發(fā)稿時,民生銀行已經在上海向淮礦物流提起訴訟。截至9月5日,淮礦物流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20多個賬戶已經被全部凍結,凍結金額共計1.5億元。 

五方游戲 兩端融資

“問題的根源,就是斯迪爾是鋼貿電子商務的中間商,同時,它的‘東家’又是融資擔保方,問題很簡單。”蕪湖當地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上海一位鋼貿公司老板范先生向記者介紹,如果是正常的鋼貿業(yè)務,電子商務平臺作為鋼貿的交易中心不可能承擔貿易風險。“鋼廠下單賣貨,鋼貿商花錢買貨,不關它任何風險”。

然而,皖江物流的百億爛賬又是如何形成的?上述知情人士則向記者道出天機,“斯迪爾是平臺,淮礦物流有實質性擔保作用。”

上述上海鋼貿老板也認為,如果電子商務平臺被坑,這個“坑”就是它替上游的鋼企墊付了原材料費用。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了這個“斯迪爾線上鋼貿游戲”的運營模式:對于淮礦物流、斯迪爾、鋼廠、鋼貿商、銀行這樣一個五方參與的“鋼貿游戲”,斯迪爾是經紀商,負責聯(lián)系賣家鋼廠與買家鋼貿商,中介交易,同時提供融資服務。賣方可以利用手中的貨物進行所謂的“動態(tài)貨值融資”,而買家鋼貿商則可以“訂單融資”,銀行則負責授信、放款,淮礦物流負責貨物的運輸、倉儲、流程監(jiān)控。

上述“斯迪爾線上鋼貿游戲”的核心一句話概括是:在買家、賣家的交易中,其設計了兩端融資的交易模式。

上述人士稱,交易雙方、中介、銀行都可以在真實的鋼貿中獲得盈利,但看似美好的交易背后,卻有一個先天不足的致命缺陷:斯迪爾既是電子商務的平臺,同時還是淮礦物流的子公司,且上市公司皖江物流及其全資子公司淮礦物流非常希望斯迪爾能夠成為 “大宗生產資料電商”。而交易出現(xiàn)違規(guī)、違法的動機也已經具備:除了銀行之外的四方,都有動力聯(lián)手做局,套取銀行信貸,從而獲得利益。

一方面,鋼廠、鋼貿商都有無限的融資需求,傳統(tǒng)的融資抵押是一潭死水,難貸且可貸金額較少;淮礦物流、斯迪爾則希望做大、再做大。

在這個斯迪爾線上鋼貿五方游戲中,如果斯迪爾希望促成買賣雙方的交易,就需要聯(lián)合自己的股東方淮礦物流,將融資事項做好。這對于難以獲得銀行授信的鋼廠、鋼貿商來說,無疑是救世福音,死水變活,且源源不斷。

上述說法,由于和上市公司溝通不暢,記者尚未獲得上市公司方面觀點的印證。但皖江物流公告的解釋是:在業(yè)務開展過程中,部分銀行以金融創(chuàng)新名義,向企業(yè)推介所謂的“商貿銀”業(yè)務,但由于其操作流程不規(guī)范,導致風險積聚、加大、放大,淮礦物流所負擔的金融類債務中,絕大多數是由“商貿銀”業(yè)務形成。上市公司對于此事件的定位是:淮礦物流信用風險爆發(fā)的內部原因主要是該公司原董事長汪曉秀濫用職權,致使淮礦物流內部控制體系整體失效,而且通過有意、惡意、系統(tǒng)隱瞞,全面切斷了與母公司的信息渠道,在對淮礦物流各類內外部檢查、審計時,系統(tǒng)性地串通舞弊,導致其所存在的問題一直沒有被發(fā)現(xiàn)。

截至目前,除皖江物流原董事、常務副總經理,淮礦物流原董事長汪曉秀涉嫌濫用職權、嚴重失職等問題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并立案偵查外,淮礦物流現(xiàn)任董事長、經理劉益彪和現(xiàn)任董事、總會計師汪靖涉嫌失職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并立案偵查。

但“淮礦物流內部控制體系整體失效”,“系統(tǒng)性地串通舞弊”細節(jié)是否如上述知情人士所說,記者仍在查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