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4-08-15 09:48:20
昨天,中糧生化(000930,收盤價4.78元)一紙公告引起燃料乙醇市場的關注,中央財政對已核準項目以糧食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繼續(xù)補貼的標準為2013年300元/噸、2014年200元/噸、2015年100元/噸,2016年以后不再補貼。相較于2012年的補貼標準500元/噸,2013年降低了200元/噸,降幅不小。
隨著國家對糧食燃料乙醇補貼逐漸下調至取消,燃料乙醇行業(yè)將面臨重新洗牌?!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吡私獾?,目前相關上市公司紛紛轉戰(zhàn)非糧食生物燃料乙醇項目,如像海南椰島(600238,收盤價6.70元)和龍力生物(002604,收盤價13.22元)。
中糧生化利潤連續(xù)下滑
隨著補貼的下調,中糧生化凈利潤也出現(xiàn)直線下降,近兩年下降滑幅度均達50%。中糧生化2013年報披露,營業(yè)外收入下滑44.92%,主要是燃料乙醇定額補貼標準下降及增值稅退稅比例下調,2013年來自政府補貼額為1.98億,而上一年政府補貼額為3.65億。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糧生化,公司證券代表介紹,之前政策就已浮出水面,這次收到政策下發(fā)公告,“至于對公司影響和投資風險,投資者自己判斷。”
他提到,目前燃料乙醇占到公司業(yè)務量的50%左右,每年生產的燃料乙醇為44萬噸。記者據(jù)此計算,隨著每年下調100元,中糧生化今明兩年每年凈利潤還將逐減4400萬。
民族證券分析師劉曉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可食用糧食作燃料乙醇很難持續(xù),無論是耕地還是肉制品的供應,因此補貼取消是早晚的事,市場面臨重新洗牌。
為了適應變化,中糧生化已開啟轉型之路,去年8月份曾公告稱,2013年公司計劃在原13.5萬噸/年玉米燃料乙醇生產裝置上實施燃料乙醇全流程優(yōu)化提升改造項目。該改造項目已在當月完工并投產,投產后可實現(xiàn)年產13.5萬噸木薯燃料乙醇。
上述證券代表提到,由于公司糧食乙醇項目較大,雖然有木薯乙醇項目,但公司也不可能一下子把糧食項目全甩掉。
由玉米為原料轉向木薯,這也是中糧生化迫不得已的選擇。由于目前有關部門沒有下發(fā)木薯乙醇補貼調整的政策,根據(jù)2011年《關于調整生物燃料乙醇財政補助政策的通知》,2012年以木薯等非糧作物為原料的燃料乙醇,補助標準為750元/噸。
除了中糧生化轉向,海南椰島也在今年初進軍木薯燃料乙醇項目,2月份,其年產10萬噸木薯燃料乙醇項目獲批,項目總投資為4.3億元。
記者致電海南椰島證券代表處,證代稱目前還在做前期準備工作,項目還沒有投產。按照計劃,該項目2016年投產,建成后,海南省將封閉運行全面推廣應用E10乙醇汽油,每年可替代一次性石化產品10萬噸。
非糧燃料乙醇成替代品
從生物乙醇的發(fā)展看,1代生物乙醇主要是指糧食發(fā)酵乙醇,比如玉米等糧食作物;1.5代主要指木薯、甘蔗等非糧作物;2代主要是纖維素等原料制作的乙醇。
劉曉峰認為,目前1代、1.5代生物乙醇都有自身無法規(guī)避的短板,像木薯、甘蔗雖然不是糧食,但是需要種植或進口,國內種植存在與糧食爭地的問題。
這使得以纖維原料為主的2代燃料乙醇項目被市場看好,而部分上市公司也開始積極布局該項目。資料顯示,龍力生物的主營業(yè)務之一是以玉米芯廢渣生產第2代燃料乙醇。
7月10日,山東龍力生物公告,公司將獲得生物燃料乙醇財政補貼資金3806萬元,補貼標準為800元/噸。受此消息影響,龍力生物業(yè)績大幅上升。7月25日,公司披露業(yè)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今年上半年盈利7105萬元至8758萬元,同比上升72%~112%。修正的原因主要是獲得的補貼3806萬元與今年二季度計提的599.82萬元一并計入今年半年度營業(yè)外收入。
龍力生物董秘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上半年公司盈利大幅上升主要受益于國家對2代生物乙醇補貼政策的落地,可能還會有稅收優(yōu)惠的政策,隨著未來對2代乙醇的政策支持,補貼額度和利潤空間還會提高。
申銀萬國的分析報告也提到,補貼政策明朗化將改善燃料乙醇項目經濟性,刺激公司產能加速擴張。
根據(jù)我國生物質能源“十二五”規(guī)劃草案,2015年中國非糧乙醇年產量目標為350萬噸,目前該產量不足50萬噸。在政策引導下,未來非糧乙醇產能還有上升空間。
劉曉峰說,隨著1代燃料乙醇的生產下降,會騰出部分市場份額給二代,加上國家對環(huán)境污染的治理,汽油標準由國四升國五,這使得二代燃料乙醇的市場空間更大,市場會加速洗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