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5-22 08:38:27
每經編輯|陳小雨
每經實習記者 史青偉 發(fā)自上海
“我們贊同是時候改變政策,能夠從原來鼓勵發(fā)卡的政策改為比較平衡的政策,不是說721改成271,而是比較平衡的政策,才能夠真正調動收單的積極性。”匯付天下總裁周曄日前對收單費分配模式吐槽道。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這之前,關于收單費分配模式調整的爭論由來已久。長期以來,發(fā)卡行、收單行和銀聯按照7:2:1(即“721”)的分配格局,發(fā)卡行拿走收單業(yè)務的大部分利潤,收單機構為開拓市場,競爭激烈,利潤微薄。
“721”分配模式頻遭吐槽
日前,匯付天下總裁周曄在一次媒體溝通會上指出,是時候改變收單費率分配規(guī)則,能夠從原來鼓勵發(fā)卡的政策改為比較平衡的政策。
他表示,當時定出“721”分配政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那時發(fā)卡量不大,需要政策鼓勵。不過,現在的結構已經完全發(fā)生變化了,到2013年底,中國總的發(fā)卡量43億張,數目龐大。
據了解,目前我國處于使用狀態(tài)的銀行卡總量為29億張,人均卡片持有量2.4張,卡均交易金額約合862美元,而美國人均卡片持有量3.9張,卡均交易金額為3128美元,人均持有卡數差距不大,但消費數額差距明顯。
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每1000人的POS機保有量為3.6個,而美國為23個。當年“721”的初衷是鼓勵發(fā)卡,現在發(fā)卡的問題已經解決,甚至出現過剩現象,目前支付行業(yè)發(fā)展的主要矛盾在收單的基礎設施建設,消費者面臨手里有多張卡,但很多地方不能刷卡的窘境。
“我國小微企業(yè)總計6000萬戶左右,而目前有POS機的商戶約有1000萬戶左右,需求遠未滿足。”周曄說。
而對于收單的基礎設施建設來說,其中的成本需要第三方支付機構承擔,而隨著一線城市POS機基本布置完畢,支付機構的目標不得不轉向中西部地區(qū)。這一地區(qū)商戶很明顯的特點是,單個商戶的收益率是很低,鋪設POS機的成本遠遠高出上海、北京,對于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財務壓力很大。
行業(yè)利潤微薄
2013年,我國第三方支付機構各類支付業(yè)務的總體交易規(guī)模達到17.9萬億,同比增長43.2%。2012年中國第三方支付業(yè)務交易規(guī)模同比增長54.2%。增長迅速,不過交易額迅速增長的背后,第三方支付機構盈利情況并沒有市場想象的那樣樂觀。
在連續(xù)六年虧損后,拉卡拉2011年終于實現了月度的扭虧為盈,而根據聯想控股財報來看,拉卡拉2012年收入為4.15億元,虧損2.86億元。
上市公司騰邦國際旗下的小型支付機構騰付通,2012年手續(xù)費收入約為102萬元,而成本就達到460萬元,2013年才有所改觀,當年手續(xù)費收入900萬元,成本356萬元。
對于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營收主要來源于收單的費用分成,根據721的分配規(guī)則,收單機構拿走手續(xù)費的2成。而與國外相比,我國第三方支付機構收入占交易額的比例差距很大。
支付寶2009年交易額達到5000億,年收入10億元,收入為交易額2‰,匯付天下2012年交易額為6000億,收入10億元,僅為交易額的1.6‰。
以美國Paypal為例,2012年交易額920億美元,收入34億美元,收入達到交易額3.7%,是支付寶的18倍,匯付天下的23倍。
由于2003年放開了收單費率規(guī)定,使得收單機構也愈發(fā)競爭激烈,大打價格站,導致利潤微薄。隨著收單費率的不斷下調,這一問題可能會繼續(xù)凸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